如何看待医院“先安检,再看病”的措施
来源:小编| 发布时间:2022-09-01 18:37:27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开始“先安检,后看病”。医院大楼门口的特勤人员和安检机器给了医务人员一颗定心丸,一经扩散,广受赞誉,而部分医院似乎一直“隐身”,医生难以体会到“依靠感”。很多患者不明白医院为何要安检,许多患者表示医院安检是在延长患者的诊疗时间,和恶化患者的就诊体验。相信该院在做出安检的决定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,顶着很大的压力,但可以看出是一个负责任的决定,一个开先河的决定。
近年来,暴力伤医事件频繁发生,在这种的情况下,关于医院是否设立安检门的讨论日渐升温。有网友把南宁二医院设立安检门称为全国首例,其实去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一医生遭袭身亡后,该医院立即安装了安检门。
对此,网络上有过争论。一种观点认为,此举治标不治本,而且存在影响患者就医效率、容易激化医患矛盾等弊端。有人认为,设置安检摆明了医院将所有患者当作了潜在的危险分子。另一声音认为确有必要,主要理由是,可降低暴力伤医风险,提升医护人员安全感。从南宁市二医院首日安检效果看,医院设安检门是必要的。
虽然我们不能认为患者及家属携带刀具进入医院有不良企图,但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之一,也应该成为安全场所。机场、火车站、地铁等公共场所早已经实行安检,医院也应该效仿,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医护人员安全,同样也有助于保护患者及家属安全。因此,笔者对医院开始设立安检门并不惊讶,相反期待所有医院加入安检行列。
“拳脚相向”是暴力伤医,“持刀刺砍”也是暴力伤医。“安检门”绝不会让“伤医”事件消失,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,限制了“伤医”的烈度。梳理过往案例我们会发现,许多“伤医”案件实则都是“冲动犯罪”,某些行凶者就是直接提刀冲进医生办公室。今后,若是医院多加一道环节,类似悲剧的发生概率势必将大大降低。
的确,安检等技术性防范手段,没有化解医患之间的根本矛盾,没有从源头改变“医闹”“伤医”滋生的土壤。可即便如此,我们还是应该肯定其价值。梳理过往案例可以发现,“暴力伤医”案,绝大部分就是发生在医院的,并且多属于是大脑充血的激情作案。犯罪心理相对简单、犯罪模式相对固定,这些都给有针对性的预防提供了启发。而安检门,正是“对症下药”的最合适方案。
“先安检,后看病”,这不是对患者、家属过度设防,而是正视现实医患关系的紧张,回应医护人员关于自身安危的关切。更安全的医院,对所有人都好。想比于诊疗方式的优化、医保支付政策的健全、纠纷调解机制的完善,安装一道“安检门”是最容易的——这虽是治标不治本,但还是确有其效的。而需要警惕的是,在医院强化安保之后,“医患冲突”是否会发生场景转移和形式转化?